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國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2.jpg    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國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1.jpg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國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

2025-09-28

 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

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國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2.jpg

圖說一:副縣長邱俐俐出席論壇歡迎外國學者參與盛會。(記者徐大授攝)。

   【記者徐大授苗栗報導】由苗栗縣政府主辦的「共振·脈動-2025 國際口簧琴論壇─舌尖上的口簧琴」26日在國立聯合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,共有來自印尼峇里島、爪哇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美國及臺灣等6 34 位音樂家與學者齊聚苗栗。副縣長邱俐俐出席論壇歡迎外國學者參與盛會,感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力量,聽到苗栗最美的聲音,也希望藉此次的論壇,讓口簧琴的聲音持續在世界各地迴響,同時能深入到原住民部落的每個角落。

    本次論壇以「共振·脈動」為主題,象徵文化交會的力量與人類文明的延續,邀請台灣、印尼峇里島、印尼爪哇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美國等6個國家的學者專家、文化工作者、技藝傳承者透過演奏、對話、研究與傳承,共同探討口簧琴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及如何持續發揮它的力量。

   副縣長邱俐俐、縣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長盧曉玲、原民會副主委杜張梅莊、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李貴富、立法委員高金素梅、原住民議員劉美蘭、楊文昌、南庄鄉長羅春蓮上午出席論壇,來自國際與臺灣在地的演奏者、文化工作者、學者及青年齊聚一堂。

    高金素梅表示,小小的口簧琴承載著泰雅族的歷史、文化和情感,而在口簧琴小小的共振裡面,可以讓族人彼此的心靈相通,她歡迎大家到她的部落走走,聽聽口簧琴的對話是多麼的優美和莊嚴,也期望透過這小小的口簧琴,把全世界愛的共振的傳達,再次的連結在一起,讓口簧琴的美和知識繼續的傳揚下去。

    縣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表示,此次論壇規劃四大主題包括「文化記憶與族群認同」、「工藝技藝與儀式實踐」、「當代表演與跨界創作」及「保存、共學與未來網絡」,就口簧琴於文化傳承及當代表現之多重價值進行探討,並促進跨文化合作之可能性。

苗栗舉辦國際口簧琴論壇 6國34位學者齊聚讓口簧琴在世界持續迴響1.jpg

 圖說二:國際口簧琴論壇 634位學者齊聚一堂。(記者徐大授攝)。